大神赐教!挥发性适用标准?
http://www.tz1288.com/ask/5890687.html
  • 挥发性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和PM2.5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前体物,数据显示中国VOCs排放量超过了2,000万吨/年,且在逐年增长,以往大气污染治理主要任务为除尘、脱硫、脱硝,VOCs排放未得到重视。2017年9月原环保部和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《“十三五”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要求推进VOCs与NOx协同减排,建立VOC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,并明确要求到2020年重点地区、重点行业VOCs的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%以上。此后,不少省市出台了相应的“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与减排工作方案”和VOCs排放地方标准,VOCs净化市场潜力巨大。
  • 挥发性VOCs通过大气氧化过程生成低挥发性有机物,并且通过均相成核过程生成新的颗粒相;VOCs和低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气溶胶存在条件下通过气-固相之间的分配进入颗粒相。部分VOCs在云、雾过程中通过液相反应生成低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并进入颗粒相。通常将现有大气氧化剂浓度下,气溶胶转化率大于10%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称为活性有机气体(Reactive Organic Gases,ROGs)。人为源ROGs大多来自机动车尾气如苯系物、酚和二烯烃等,这些化学活性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是SOA和O3的重要前体物。目前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,即排放清单的建立和VOCs的控制技术研究。
  • 挥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只控制人为源排放的VOCs浓度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臭氧(O3)濃度,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,要做到冶标又治本。4.2 VOCs与PM2.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在特定的条件下和大气中的颗粒物将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(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,SOA)。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大多存在于粒径小于2μm的细颗粒物中,主要以积聚模态存在,SOA的生成直接导致空气中PM2.5的增加。SOA的形成过程包含两个方面,一是VOCs的氧化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生成,二是气-粒转化过程。
按字母分类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网站备案编号:粤ICP备10200857号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术企业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

Copyright ©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